自行分配學位制度
參加自行分配學位時,家長可以不受校網限制,選擇任何兩間參加自行分配學位的學校。參加此階段的官立和津貼中學最多預留其學位百分之三十供「自行分配」,而且不是所有私立和直資學校都會參加此階段派位。
希望知道心儀中學會否參加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以向中學查詢或閱覽教育局將於2024年12月派發的《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內附參加派位的學校名單。家長只可以向最多兩所學校提交申請,務必小心選擇。2025年1月2日至16日,家長可選擇以紙本或電子方式交表,成功遞交後不得更改。
相關文章:英文中學|10位DSE狀元9名來自英文中學 全港18區英文中學分布 升學專家拆解 3大入讀英中攻略
選校及部署策略
學校一般根據申請人的成績、品德操行、課外活動、獎項成就和面試表現等,自行決定是否錄取學生。這意味學校有可能於2025年1到3月期間邀請學生參加面試,學生必須準備妥當,由此刻開始熟習面試。
時間緊迫,家長務必在11月中旬前準備好學生四年級到五年級的成績表、獲獎證明及活動記錄,筆者建議不論家長和學生的心儀中學是否收取個人檔案(Portfolio),家長都應該協助學生製作簡潔的個人檔案,以便有系統地了解學生自己。12月前,家長應與學生一起了解心儀學校及其他相類選擇的收生標準與特質,認識學校之餘,也好分析其錄取標準是否學生優勢所在。
2025年9月入讀中一 中學學位分配時間表
日期 | 事項 |
2024年12月上旬 | 派發《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及相關文件 家長需註冊「中一派位電子平台」的帳戶 |
2025年1月2日至16日 | 有份參加派位中學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
2025年2月下旬至3月旬 | 個別中學將進行面試,甄選學生 |
2025年3月31日 | 自行分配學位的確認通知將發給正取學生的家長 |
2025年4月上旬 | 派發《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 |
2025年4月8日 | 回覆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是否保留學位(如適用) |
2025年5月上旬 | 家長提交填妥的《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給學校 |
2025年7月8日 | 公布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結果 |
2025年7月10日及11日 | 學生需前往分配的中學辦理中一註冊 |
2025年7月15日(暫定) | 預計進行中一入學前的香港學科測驗(HKAT) |
五個基本準備:
1.錄取標準: 學校考慮學生的成績、品德操行、課外活動、獎項成就以及面試表現來決定錄取。
2.面試準備: 學生可能在2025年1月至3月被邀請面試,需從現在開始準備。
3.文件準備: 家長需在11月中旬前準備學生的成績表、獲獎證明及活動記錄。
4.個人檔案: 即使學校不要求,也建議製作簡潔的個人檔案,有助於系統地了解學生。
5.了解學校: 家長和學生應在12月前了解心儀學校的收生標準與特質。
家長與學生選校時,務必先了解學生Banding及特點,考慮以上條件後,再以「最想入讀哪一間中學」為依歸填表,切莫「跟風」選校。另外,部份學校在「叩門」階段(家長和學生不滿意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結果,在統一派位後自行到中學爭取剩餘學額)只考慮錄取曾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申請其學位的學生,家長不可不察。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兩個申請名額是「重點投資」,非「保險之選」,應是學生實力所而又最喜愛的學校,其中一個選擇略為進取亦屬合理。至於「保險策略」,筆者建議家長應把握時機為學生申請多間心儀的直資學校或私立學校,既可有機會有更多學位在手,亦可增加面試經驗,一舉兩得。
五個選校策略:
1.了解自身條件: 選校時需先了解學生的Banding及特點。
2.選校原則: 應根據學生的偏好填寫志願表,避免盲目跟風。
3.叩門策略: 注意部分學校在「叩門」階段可能只考慮曾申請的學生。
4.自行分配學位: 應投資於學生最喜愛且符合實力的學校,可選擇一所略為進取的學校作為平衡。
5.保險策略: 建議申請多間直資或私立學校,以增加獲得學位的機會及面試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