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叫好叫座

 

《破.地獄》票房收高,口碑載道。電影破天荒以殯儀業為題材,與觀眾從生到死走一遭,探討一個又一個艱難的人生課題。

經濟不景氣,原為婚禮策劃公司老闆的魏道生(黃子華飾)為還債和生計,「頂手」殯儀經紀公司,被迫中年「轉跑道」。道生「求財心切」,多次「撞板」,與經紀公司長年合作的「喃嘸師傅」文哥(許冠文飾)屢起衝突。另一邊廂,本就難以相處的文哥與子女關係亦烏雲密佈,其一手建立的「原生家庭」裡裡外外影響一對子女成長與發展。穿插電影主線之中,還有不同「先人」和「生人」的故事,盡是你、我、他都有可能經歷的「斷捨離」,熬煮出人生的甜酸苦辣,令觀眾心潮起伏。

生死教育

《破.地獄》令人眼前一亮,除了演員和電影出色,也因為從未有以「殯儀」為題材的港產片,特別令人印象深刻。華人社會忌諱談論「死亡」,生死教育乃至生命教育在港發展也非常遲緩。《破.地獄》正好補上這道縫,為觀眾體驗一次生死教育。「死亡」並不遙遠,當它悄然降臨,人們才會發覺死亡離生活那麼近,驚嘆對生與死毫不了解。

 

早前,一名中學生在校園墮樓死亡,年輕生命驟然離逝,令人扼腕。該校師生定必承受不少心理衝擊,心情悲慟。生死教育不能令在世者坦然面對所有生離死別,但至少能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傷害。最重要的是生死教育和生命教育給予學生機會探索和了解生死,從而學會珍愛生命,且有更多裝備去處理命途上的壓力與恐懼。

 

生命教育

生死教育著眼較多生與死的課題,而生命教育則涉及更廣的範疇,從多方面輔導學生了解生命,欣賞生命,建立支撐其立身處世的價值觀及培養起韌性(Resilience)。

生命教育顯然不是一兩堂課可收成效,而是要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從外至內啟發學生,令其「看到」生靈,感到跳動鮮活的「生命」。教育工作者可能花大量心思設計一系列場景和活動,方能令學生有所啟發,建立起對「生命」的概念。教育工作者甚至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積極與家長溝通,以助學生認識父母的角色、家庭關係以至學生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要推動有益學生及社會的生命教育,投放的資源和時間並不會少,但其「回報」卻非常長遠,甚至能提升社會整體「幸福感」。

「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電影中的魏道生「超渡」不少生人,靠的是「落手落腳」兼「用心」。當今之世,罹患抑鬱症人數不斷攀升,多宗年輕人自殺事件使人痛心疾首。各界必須直面問題,花心思,下功夫,實踐「生命教育」。

 

https://n.kinliu.hk/kinliunviews/%e3%80%8a%e7%a0%b4%ef%bc%8e%e5%9c%b0%e7%8d%84%e3%80%8b%e5%8f%ab%e5%a5%bd%e5%8f%ab%e5%ba%a7%e3%80%80%e6%96%87%ef%bc%9a%e9%84%a7%e5%ae%b6%e8%b1%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