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有關教育改革的重要決定
第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提及科教興國和成為教育強國的改革方向與路線。
中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發展,對亞洲乃至世界都將帶來巨大影響。香港作為發達成熟的國際城市,坐擁五間百強大學及豐富教育資源,有條件和責任貢獻國家的教育發展藍圖,也必將在過程中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裨益香港發展。
發揮香港大專院校的高度國際化優勢
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日程上佔據重要位置,建設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營造與國際人才溝通交流的平台是成就教育強國偉業的關鍵。香港大專院校各擅勝場,人才鼎盛,香港可發展為我國一流高等教育基地。多間優秀院校將是香港匯聚世界人才的強大後盾,也是貢獻國家發展為教育強國的重要引擎。
香港各大學高度國際化,就以香港城市大學為例,其於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全球最國際化排名榜》排名世界第一,再一次證明香港高等教育的巨大優勢和特質。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有得天獨厚的土壤成就最國際化且有中國特色的一流大學,既貢獻國家發展,也是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依據。
貢獻新質生產力與民族偉大復興
《決定》亦提及「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而大學正正是新質生產力的搖籃之一。香港的大學科研實力卓越,論文及科研成果屢獲殊榮。香港的大專院校和實驗室一直貢獻國家科技發展,攻堅相關重要領域。香港理工大學就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責任重大。香港的大學將繼續協助國家提升新質生產力,助國家經濟實現「質」的躍升。
以科研為本,提高新質生產力乃我國未來重要目標,亦為新一代學生、學者和研究員難得的發展良機。為了令更多學生和年青人有機會投入未來發展最蓬勃的領域,有賴中、小學把關科學基礎教育,助莘莘學子打好基礎。筆者建議大力推動學校與各界攜手合作,定期向家長及教師講述科技、科學及高端工業的發展潛力與趨勢,令家庭和學校的創科氛圍更強,使新一代更踴躍學習科學與科技。
https://n.kinliu.hk/kinliunviews/%E5%BE%9E%E4%B8%89%E4%B8%AD%E5%85%A8%E6%9C%83%E7%9C%8B%E9%A6%99%E6%B8%AF%E5%A6%82%E4%BD%95%E8%B2%A2%E7%8D%BB%E3%80%8C%E6%95%99%E8%82%B2%E5%BC%B7%E5%9C%8B%E3%80%8D%E7%9A%84%E5%AE%8F%E5%9C%96%E3%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