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職業教育:「搶學生」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特區政府也出台多項人才入境計劃「搶人才」,銳意吸納各界高端人才。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如何吸引及培養科技人才支撐業界發展,是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要跨越的難關依然不少。

幾位科技界的朋友都曾向筆者表達在港招聘科技界人才不容易,招請中階和初階專才尤其困難。香港要建設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頂尖領軍人物固然是關鍵,然而倘若中堅專才不足,恐怕也難成氣候。由此可見,為香港培養科技人才刻不容緩。

 

特區政府擴大職業人才庫

令人欣慰的是施政報告有意支持本地職業教育,不但計劃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ong Ko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KIIT),提升本港培養資訊科技人才的能力,同時容許香港資訊科技學院部份課程招收的非本地生畢業後可以在港工作,從根本增強本港科技界的勞動力。

 

筆者早前有幸與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的院長許仁強博士交流,得知學院蓄勢待發,正準備為香港科技發展培養更多人才。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為職業訓練局(VTC)第十四個成員機構,將集中力量培訓專業的IT人才。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名為SkillsUp的在職培訓服務,與業界緊密合作,提供最貼地的課程內容,令學員裝備對業界最新最有用的技能。業界可以提供最新的技術和資訊,學院發揮培訓專業,把這些知識和技能以有系統的方式傳授學員,兩者相得益彰。這種高效的「商校合作」,將令學員學以致用,業界也將獲得更穩定和高質的人才供應。

 

招生再一次成為成敗關鍵

香港資訊科技學院成立,配合一連串就業配套,肯定是值得業界期待的美事。然而,正如筆者多次撰文表示,能否提升香港大專院校全球招生的效率乃香港教育界發展的關鍵所在。香港出生率每況越下,影響整個教育界的生態。根據聯招(JUPAS)數據,香港約1.3個學生爭取1個「八大」學位。另一方面,香港私立大學和大專也提供頗多選擇,令高級文憑及專業訓練課程收生壓力頗大。

 

資訊科技職業教育一方面培養莘莘學子,另一方面也為科技界注入動力。若這樣一條高效的人才鏈有效地運作,業界的生產力將大大提升,進一步增強本港競爭力,反之則令科技企業轉移向周邊地區,掏空本港科創實力。「招生」不再是大專院校的事,而是關乎「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大事。要有效地全球招生,「地毯式」宣傳本港職業教育的優勢,實有賴當局及大專院校秉持開放的態度,與招生機構及不同教育業者鼎力合作,方能「既快且多」地招收學生,建立資訊科技人才的供應鏈。面對出生率下降,人才荒,當局要治本,刺激生育率;但也要治標,「搶人」,搶年輕人,搶學生。  


原文網址: 堅料網
https://n.kinliu.hk/kinliunviews/%e9%a6%99%e6%b8%af%e8%81%b7%e6%a5%ad%e6%95%99%e8%82%b2%ef%bc%9a%e3%80%8c%e6%90%b6%e5%ad%b8%e7%94%9f%e3%80%8d%e3%80%80%e6%96%87%ef%bc%9a%e9%84%a7%e5%ae%b6%e8%b1%aa/